徐德锋教授研究团队在克服光动力治疗 瓶颈问题实现高效肿瘤光治疗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胡航/文 摄 发布时间: 2021-12-31 访问次数: 1521
近期,我校徐德锋教授研究团队在国际化学知名学术期刊《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IF=8.128,SCI一区)上发表题为“Mesoporous polydopamine-based multifunctional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cancer phototherapy”的研究论文。胡航博士、刘欣博士和洪俊硕士为论文并列第一作者,我校徐德锋教授、王建浩教授与华中科技大学李子福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常州大学为该论文第一单位。
肿瘤光治疗由于其有效性、低毒和非侵入的特点,近年来受到了极大关注。肿瘤光治疗主要分为光热治疗和光动力治疗,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可协同杀伤肿瘤,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目前光动力治疗仍存在诸多瓶颈,如肿瘤部位乏氧、肿瘤细胞内高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光动力治疗的抵抗作用以及光敏剂肿瘤细胞摄取效率不足等。为了构建一种能够改善肿瘤乏氧和肿瘤细胞内高浓度还原型谷胱甘肽,同时能够被肿瘤细胞特异性摄取的多功能纳米药物递送系统,克服光动力治疗的瓶颈问题,本论文在合成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的基础上,在表面修饰叶酸-聚乙二醇-巯基作为靶向基团,负载全氟辛烷作为氧气供体,负载新吲哚菁绿作为近红外光敏剂,制备共载新吲哚菁绿和全氟辛烷的叶酸修饰介孔聚多巴胺纳米粒。该纳米粒可以被肿瘤细胞高效摄取,并可以通过介孔聚多巴胺结构中存在的大量α,β-不饱和羰基消耗肿瘤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瘤内注射该纳米粒后,可以显著改善肿瘤乏氧微环境,提高光动力治疗效果,实现高效的光热-光动力联合治疗作用。本论文提供了一种相对简捷和高效的肿瘤光治疗新策略。(通讯员/胡航 审核/张继延 编辑/王忆波)
图1 The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antitumor mechanism of IR-820/PFO@FA-MPPD upon 808 nm laser irradiation.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2197972102316X?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