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锋团队在抗超级耐药耳念珠菌研究中获得新进展
胡航/文 摄 发布时间: 2023-05-09 访问次数: 458
近期,徐德锋团队与上海海军军医大学盛春泉团队合作,在抗超级耐药耳念珠菌研究中获得了新的进展。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新型苯甲酰苯胺类骨架,可用于治疗临床耐药耳念珠菌感染。
近几十年来,侵袭性真菌感染(IFIs)的出现已成为全球人类健康的威胁。尤其是2019年冠状病毒流行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耳念珠菌感染是临床上常见的真菌感染之一,由于其严重的耐药性,传统的抗真菌药物无法发挥作用。因此,针对抗超级耐药耳念珠菌的研究备受关注。
为了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合作研究团队通过表型筛选、结构优化、体内外抗真菌活性测试以及机制探索等手段,发现了一种新型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可用于治疗多重耐药耳念珠菌感染。其中,化合物A1被认为具有最有前景的应用前景,它可以抑制GPI锚定蛋白的合成,并在体内外抗真菌活性测试中展示出优异的抗真菌活性(如图1所示)。
图1.苯甲酰苯胺类化合物的机制研究及其体内抗真菌效果
经过机理研究,团队发现,化合物A1通过抑制糖基磷脂酰肌醇(GPI)和GPI锚定蛋白的合成,从而阻断了毒力因子和真菌细胞壁的生物合成(详见图2)。
图2.化合物 A1的作用机理
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在国际知名杂志Emerging Microbes & Infections(IF=19.568),论文题目为“Discovery of a new chemical scaffold for the treatment of superbug Candida auris infections”。徐德锋指导的2018级硕士研究生朱天宝为论文共一作者,徐德锋教授与海军军医大学的盛春泉教授、刘娜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epdf/10.1080/22221751.2023.220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