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藜博士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期刊上发表 关于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微针的研究成果
王建浩 文/摄 审核 王利群 编辑 王忆波 发布时间: 2025-01-15 访问次数: 10
近期,王建浩研究团队与香港中文大学夏江团队合作,报道了一篇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微针经皮递送抗菌铜-DNA纳米颗粒用于皮肤抗感染修复的研究成果,该成果发表于《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中科院医学一区Top,影响因子:10.5),论文题目“Recombinant Collagen Microneedles for Transdermal Delivery of Antibacterial Copper-DNA Nanoparticles to Treat Skin and Soft Tissue Infections”。青年教师张藜博士与22级硕士研究生陈祎凡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王建浩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夏江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常州大学为第一单位。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的治疗需要将抗菌剂输送到软组织或真皮中,同时为开放性伤口提供再生环境。针对此问题,该合作团队设计了一种负载铜-DNA纳米抗菌颗粒的重组XVII型胶原抗菌微针贴片,该贴片有效地结合了铜离子的天然抗菌特性、CpG ODNs的先天免疫激活作用、PDA的光热转化特性和rCol XVII的促皮肤再生能力,在动物层面实现了金葡菌感染全层缺损皮肤的细菌清除、组织再生及伤口愈合。
图1. 负载Cu-CpG@PDA纳米粒胶原微针贴片的制备路线及其促进皮下感染创面愈合的治疗机制示意图
首先,通过配位驱动的DNA-金属共组装及DA表面原位聚合技术设计合成了尺寸为108±20 nm的球形抗菌纳米颗粒Cu-CpG@PDA NPs;接着,采用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构建了可生物降解的再生胶原微针,用于经皮递送Cu-CpG@PDA NPs;然后,在小鼠背部构建了金葡菌感染的全层皮肤创面模型,将构建的抗菌胶原蛋白微针贴在患处,辅以近红外辐照进行治疗,监测伤口愈合情况。结果表明,抗菌微针辅以光照组的伤口愈合最快,在第12天几乎完全闭合,且实现了完全的细菌根除。
图2. 抗菌胶原微针贴片对金葡菌感染的ICR小鼠全层皮肤缺损愈合的体内评价
该研究采用重组XVII型胶原蛋白微针作为创新的透皮递送平台,实现了感染控制与皮肤再生的双重功效,为难愈合感染伤口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希望的新途径。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工作是在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科技创新合作项目(2023YFE0203500)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2375026)的资助下完成的。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jconrel.2025.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