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造物”课堂:合成生物学创新班暑期实训打造“课程-竞赛-产业”黄金三角
文/谢毅鹏 摄/谢毅鹏、林红燕审核/王利群 王忆波/通讯员 发布时间: 2025-09-05 访问次数: 10
炎炎夏日无法阻挡求知热情,我校首届合成生物学创新班的19位学子放弃暑假休息时间,在学院安排下投入为期10天的创新实训。
8月18日上午,学院分管教学工作的马晓明副院长及生物工程专业系主任卿青教授在暑期实训的开班仪式上进行了动员讲话。马晓明副院长和卿教授指出合成生物学创新班的建立是为了培育适应国家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生物与医药类拔尖创新型人才,为此学院为创新班精心构建了“课程+竞赛+产业”三位一体的暑期实训任务。通过引入优质资源、强化创新能力、拓宽专业视野等措施,切实提升同学们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项目制教学奠定优良的基础。
院士领衔夯实科研基础。吴云东院士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著名的理论与计算化学家,世界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理事会理事,亚太理论与计算化学家协会主席于8月23日上午在溧阳天目湖健康研究院与同学们进行了一对一交流。吴院士以《我的科学人生》为题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自己的人生轨迹及科研经历,并简要介绍他目前在研的合成生物相关课题及发展前景。吴院士的精彩演讲不仅点燃了同学们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还激发了对合成生物学的兴趣。
在院士授课的基础上,学院还组织了资深专任教师及知名校外专家从文献调研、科技论文写作、专利写作和申请三个方面对同学们进行了系统培训。文献检索与论文、专利的写作作为科研工作的基本功,是进行任何科研活动的基础,学院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们在这方面的能力,为新学期同学们进入课题组进行项目化教学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为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学院还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选题目进行合成生物相关课题的PPT汇报,并请专家进行了点评。
竞赛引导锻炼创新能力。学科竞赛通过结构化设计、资源整合与教学协同,已成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高效载体。为向创新班的同学们介绍各项竞赛的基本情况以及我校已取得的辉煌成绩,学院邀请徐德锋教授及陈新教授做了以学科竞赛为主题的讲座。徐教授和陈教授详细讲授了各竞赛的基本情况、准备流程、注意事项,以及竞赛对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促进作用。此外,学院还邀请了已获得过国家级竞赛奖项的学生们现身说法,向创新班的同学们分享其心得体会,鼓励同学们参与各项竞赛活动。
产业引领拓宽专业视野。合成生物学作为颠覆性的前沿技术,是生物制造和绿色制造的底层支撑。反之,合成生物产业的不断发展也在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为深化产教融合、拓宽学生眼界,学院组织创新班的同学们分别赴南京师范大学合成生物学研究院、常州三高生物技术工程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华大工程生物学长荡湖研究所参观实习。通过观摩转基因实验室、生物发酵产线,并与企业技术专家座谈交流,增强了同学们对合成生物学的感性认知,建立了“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全链条思维,为未来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院士课堂到企业车间,创新班的同学们在学院领导的统筹安排下,完成了知识拓展、技能提升、视野开拓的立体化成长,为今后“融理于工,合成未知”的发展路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院长蔡志强教授在8月27日隆重举行的合成生物学创新班暑期实践活动结营仪式中表示学院将持续大力投入创新班的建设,将创新班打造成学院本科生培养新模式的标杆,培养兼具前沿技术能力、产业思维和跨学科融合素养的复合型人才。